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南都观察的博客
http://nanduguancha.blog.caixin.com
2021年07月23日 11:17
面对洪灾,社会力量能做什么,有哪些挑战?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 :自7月17日以来,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发生严重积水。20日晚,积水冲垮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5号线列车停运,12人抢救无效死亡。而河南的广大农村也遇到了大范围的洪灾,部分水库告急。 在洪灾中,公益慈善机构与媒体等民间公益力量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动员社会关心与专业、多元的救援参与?2020年7月12日,南都观察曾经参与组织了“疫情阴霾下洪灾来袭,民间公益力量如何动员社会...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23日 11:07
聂日明:激励政府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阅读:
评论:
0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全文6900余字,读完约需10分钟 本文整理自“开城门:流动人口子女应该在哪里接受教育?”沙龙中,聂日明作了演讲。 主要分三部分: 一,流动儿童的空间分布; 二,现行义务教育财政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三,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倾向与流动儿童流向的冲突。 ▌流动儿童的空间分布 首先,流动儿童在人口学特征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年龄模式:...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16日 09:58
杨东平:开城门,用教育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消失
阅读:
评论:
0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过去十年间的流动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全国14.1亿总人口中,四分之一长期在异乡生活。而庞大体量之下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同样值得关注。 新公民计划与南都观察于2021年5月30日主办了题为“开城门:流动人口子女应该在哪里接受教育?”的沙龙活动,以下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老师...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15日 17:40
宋代人“鸡娃”,连皇帝都怕了
阅读:
评论:
0
作者:言九林
从去年开始,“鸡娃”成为了一个热词。它的意思是激励孩子,让孩子不断地去为成绩拼搏。更夸张的是,小区的房价会因为小区内孩子的成绩而产生波动。 这是个新词,但却不是新鲜事——中国古代就有类似的“鸡娃”现象,比如北宋的“神童科”。
▌神童,阶级跃升的捷径
叶梦得是北宋哲宗年间的进士,在北宋与南宋均做过京官。他的笔记史料《避暑录话》中,记录有一则宋代人疯狂“鸡娃”的资料:...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14日 17:33
专访黄盈盈:睁眼看现实是一种能力,你得不断对自己提问
阅读:
评论:
0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采访人:张雄
编者按 :
去年黄盈盈在《一席》上的演讲《小姐研究二十年》流传甚广,被认为是学者向公众发声的样板案例。公众对她的研究领域——性社会学仍怀有极大兴趣,但多数时间里黄并不热衷公共表达。 6月23日,南都观察和黄盈盈在她的办公室聊了聊性/别政治、话语与表达,以及作为一个学者从事科研20年的反思。涉及到的现实话...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06日 10:13
中国患者离新药有多远?
阅读:
评论:
0
作者:方淮吾,医疗行业观察者
虽然“生命无价,健康无价”是普遍为大众接受的观念,但在实际患病和需要药物时,人们还是发现生命和健康被经济因素所牵制。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创新、优化、改革措施来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我们中间那些不太幸运、被病痛折磨的同胞得到更好的治疗,改善他们的生命。 一颗新药要达到患者手中,通常要穿过三道门。第一道是药监部门的审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04日 09:51
单身时代:选择不婚的理由
阅读:
评论:
0
作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人们选择单身的原因众多,也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许多人不论经济状况是否稳定,都选择单身,舍弃伴侣。独立自主及个人主义,再加上教育及自由化,都促使个人选择单身的生活方式。 (
接前文
)
▌经济因素
山田昌弘在其1999年出版的著作《单身寄生时代》(The Age of Parasite Singles)中打破禁忌,使日本大众注意到有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人士仍与父母同住。山田先生发明了“...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02日 14:17
为什么以色列生育率这么高?
阅读:
评论:
0
*文章原载于《陆家嘴评论》,作者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全文3500余字,读完约需7分钟 如果要提高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我们的建议是,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这不仅事关教育公平,同时还大幅减少了家长负担。也正是因此,我们并不只是将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个新闻视为是教培机构的利空,而是将其看作提振总和生育率的举措:只有少鸡娃,父母才敢多生。 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大都伴随收入增加而出生率降...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01日 10:08
从二次创作的影视剪辑谈起:知识产权的边界在哪里?
阅读:
评论:
0
作者:章罗储林
知识产权并非可以无限上纲,而是必须在其与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边界应该怎样划定,实际上涉及一连串复杂的伦理学与经济学概念,在保障给创新者正向激励的同时,也要保障发展公共利益以及道德应得(moral desert)。这恐怕是在长短视频平台版权争议的热闹背后,真正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2021年4月初,腾讯、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联合七十余家影视机构,抵制“二次创作”( 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29日 09:58
单身时代: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结婚了?
阅读:
评论:
0
作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晚婚、独居越来越成为时代现象,单身生活越来越成为时代潮流。在单身生活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的同时,他们对婚姻也越来越缺乏憧憬。除去社会压力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塑造着单身时代呢? 在一年当中某个特别的日子,你会看到一群单身男子穿着内衣(甚至一丝不挂)跳进河里,而大城市的单身女性穿着婚纱跑上街。在中国有单身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以购物、庆祝活动...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23日 16:24
又到一年毕业查重季:机器与人的战争
阅读:
评论:
0
作者:徐超轶 全文32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以纯机器的手段作为“过滤器”,看似客观简便,但机器查重的本质也决定了这种依赖将会带来“误杀”“错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而言,这是一种高度僵化、只求得到数据对上级有所交代的行事逻辑,而与学术论文本身最注重的独创性大异其趣。 临近毕业季,完成毕业论文成为高校学生的“头等大事”。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往往不是论文完成质量的高低,或者所谓“创新性”...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8日 09:56
35岁危机:真实的困境还是夸大的焦虑?
阅读:
评论:
0
曾于里,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在中国的互联网语境里,知识阶层,尤其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知识阶层,基本掌握着媒介的议程设置。正所谓“物伤其类”,35+危机是他们普遍感兴趣的议题。它在知识阶层的同温层里迅速发酵、传播,慢慢成为全民性话题,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感觉:35+人群的天要塌了。 一段时间以来,身边失业的35+朋友多了起来。在以往,这些35+的朋友是成功人士的典范,有着体面的职业,拿着...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7日 10:09
刘远举:比第三卫生间更重要的是互相体谅
阅读:
评论:
0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媒体撰稿人
公共场所有更多的第三卫生间、第三更衣室,体现了城市社会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性化,这是文明的标志。而比硬件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体恤之情。一方面家长应当自觉需约束孩子不给他人造成太大的困扰,另一方面,在国家鼓励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当下,社会观念不妨对孩子好一些,对父母体谅一些。良好的公共空间,需要每个人参与营造。
▌什么是第三卫生间
近日“...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6日 16:30
专访刘擎(下)|做幸福的苏格拉底,而不是痛苦的小猪
阅读:
评论:
0
宰信,南都观察特约撰稿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他的生活和世界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的存在,一定要是有思想、观念、精神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在我们生活现实当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观念如此重要,它对我们理解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在精神意义上,人越能够自觉反思、发展自己,就会越对自己生命有清醒的意识与思考。用密尔的话说,“我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一个幸...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5日 10:33
专访刘擎(上)|学者们一直在发声,只是声音被“稀释”了
阅读:
评论:
0
宰信,南都观察特约撰稿人
2021年2月26日,我和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做了一次访谈,他刚刚结束《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的新书首发活动。2020年末,刘擎受邀加入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担任本季导师,随后,一股哲学风也从《奇葩说》吹向更广阔的世界。他谈起他的个人成长史、西方现代思想、中国公共舆论场等方面的问题,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严谨实证地回应了时代、学术、自我。借用刘擎的说法,此专访或...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6日 18:27
从“PUA”的流行看中国社会的变动
阅读:
评论:
0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30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人们发现社会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背后的权力结构导致自己被控制。这既体现出社会上私密关系的泛化,也可见社会的权利意识已向下渗透到以往不曾触达的私密关系中,充分表明中国人的个人权利意识正迎来大范围的觉醒。
近两年来,“PUA”一词无疑是最长盛不衰的流行语之一,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不少人还用过,但却没几个人能讲清楚它的具体含义...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5日 16:03
七普数据解读:中国人口如何增长、流动和集聚
阅读:
评论:
0
郭晓菁、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全文28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但调整落实的速度和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依旧不相匹配,户籍制度所附加的种种限制依然阻碍着流动人口在当地长期居留和进行相应的生活规划,进一步影响当地城市的政策选择和未来发展空间。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主要数据结果。七普数据显...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5日 12:27
“马拉松热”背后:依恃身体对抗焦虑的当代中产阶级
阅读:
评论:
0
曾于里 全文约6500字,读完约需13分钟
甘肃马拉松悲剧,给“马拉松热”敲了一记警钟。近些年,不仅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跑,瑜伽、滑雪、健身房举铁等中产生活的方式成为流行时尚。愈演愈烈的健身热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时代变化、文化内涵与心理症候?
马拉松赛事在最近10年有一个飞速发展。从1981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只有7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代以来,马拉松赛事数量逐年攀升。中国田...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4日 18:00
985相亲局:当婚姻成为抵抗不确定性的手段
阅读:
评论:
0
曾于里 全文4300余字,读完约需11分钟
我结婚不是为我结婚,而是我要为这个家庭挑选一个儿媳/女婿位置上的人;我结婚除了咱俩匹配外,更关键是出于维护阶层稳固的需要。如同传统的门当户对里,爱情从来不是被考虑的选项,在新型门当户对里,双方至多有一种在匹配基础上培养感情的心态——也许我们结婚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爱情只是婚姻的点缀——可有可无,不是结婚的原因,也不是目的。
这一两年,关于985相...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4日 17:47
“鸡娃”一定会带来美好未来吗?
阅读:
评论:
0
文 | 章罗储林
由于高等教育的劳动市场报酬在提升,以及经济与教育机会的分配日益不平等,如果父母对下一代教育能投入更多资源与心力,就有助于保障孩子未来的经济安全。这样的教育和养育趋势在美国尤其明显。相对起来,在北欧,由于专业白领与蓝领劳工的税后薪资与福利待遇相去不远、教育机会分配平等,父母的教养风格就倾向于更宽松、更自由。 就在教育部部署整顿补习班后不久,电视剧《小舍得》火遍大江南北。“你从...
阅读全文>>
第 4 页,共 39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南都观察
有态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宽度的思想类自媒体,致力于解读社会公共议题,呈现多元观察,引发社会思考。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683)
社会热点
(93)
文章归档
2022 年六月
(8)
2022 年五月
(7)
2022 年四月
(6)
2022 年三月
(9)
2022 年二月
(5)
2022 年一月
(3)
2021 年十二月
(3)
2021 年十一月
(1)
2021 年十月
(2)
2021 年九月
(8)
2021 年八月
(5)
2021 年七月
(12)
2021 年六月
(15)
2021 年五月
(7)
2021 年四月
(8)
2021 年三月
(11)
2021 年二月
(6)
2021 年一月
(11)
2020 年十二月
(2)
2020 年十一月
(7)
2020 年十月
(7)
2020 年九月
(11)
2020 年八月
(16)
2020 年七月
(19)
2020 年六月
(14)
2020 年五月
(18)
2020 年四月
(20)
2020 年三月
(15)
2020 年二月
(16)
2020 年一月
(14)
2019 年十二月
(12)
2019 年十一月
(11)
2019 年十月
(10)
2019 年九月
(10)
2019 年八月
(18)
2019 年七月
(10)
2019 年六月
(11)
2019 年五月
(10)
2019 年四月
(6)
2019 年三月
(13)
2019 年一月
(11)
2018 年十二月
(11)
2018 年十一月
(15)
2018 年十月
(14)
2018 年九月
(10)
2018 年八月
(14)
2018 年七月
(12)
2018 年六月
(13)
2018 年五月
(16)
2018 年四月
(15)
2018 年三月
(19)
2018 年二月
(2)
2018 年一月
(13)
2017 年十二月
(14)
2017 年十一月
(14)
2017 年十月
(10)
2017 年九月
(14)
2017 年八月
(16)
2017 年七月
(15)
2017 年六月
(15)
2017 年五月
(10)
2017 年四月
(10)
2017 年三月
(11)
2017 年二月
(10)
2017 年一月
(2)
2016 年十二月
(5)
2016 年十一月
(14)
2016 年十月
(6)
2016 年九月
(10)
2016 年八月
(10)
2016 年七月
(8)
2016 年六月
(9)
2016 年五月
(5)
2016 年四月
(6)
最新文章
异地医保为何“报销难”
2022-06-29
互助共渡心理的湍流
2022-06-28
当“宛平南路600号”成为调侃
2022-06-23
孩子是社会情绪的传导终端
2022-06-22
上海复工后,小店渡劫
2022-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