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员楼门长和热心居民,组建了“绿袖标”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由志愿者在垃圾桶旁边劝导居民分类。一些居委会还曾给每家每户发过“厨余”、“其他”两种垃圾桶、垃圾袋、宣传页,在小区里拉过横幅,也搞过一些讲座或广场活动,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
▲ 北京朝阳区一老旧小区中的垃圾回收点,黑色垃圾桶为“其他垃圾”,绿色垃圾桶为“厨余垃圾”。 © 北京晚报
但是,居民动员最终没有成功,这是因为讲座和宣传活...
徐超轶,法学研究生
全文2400余字,读完约需5分钟
即便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要求,对个人隐私的收集也不是无限制的,必须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此即所谓“比例原则”的控制。相关隐私数据的收集必须有利于疫情防控这一公共利益,且只能在必要的范围内被收集,对隐私的侵犯也不能显著高于防控疫情所能获得的公共利益。而疫情暴发期已经过去,社会需要有序恢复活动,继续收集诸如行动轨迹、接触人群等数据,可能就不能取得...
作者:失语
今年4月,有报道称,山东理工大学大四学生范源庆残忍虐杀流浪猫和从送养人处收养来的猫,并将虐杀过程拍成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贩卖。此事经曝光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激起强烈民愤。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山东理工大学对该名学生做出退学处理。此事尚未平息,5月16日,又有新闻指出,山东烟台南山学院出现学生虐猫事件,经调查核实,学校和学生及家长联络后,同意了学生引咎退学的申请。
几乎所有高校都存...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疫情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现在已逐渐显露出其冰山一角。它对经济的冲击甚至比我们想像的更为深远,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得不且战且退,转入“求生存”状态,以至于近一个多月来,朋友聚会时打招呼的话都变成了这样:“你被裁了没?”
虽然现在整个社会的情绪都很不乐观,但这究竟是“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还是孕育新变革的阵痛,又或兼而有之,眼下还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变是不行了。
...
谭天,加密货币社区Qurea创始人之一,安娜其加密朋克主义者
我来自无涯社区,是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方向的分布式社区。其实区块链并不仅仅是某种计算机技术,它给整个社会网络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从社会角度而言,它是一种新的协作模式。很多极客和研究者意图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乌托邦——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和精神自由。
区块链表现出了一种协议乌托邦的概念,即通过不依赖于人的计算机协议来治理社会。作为社会实验的...
作者:薯小白,媒体人
最近,姐姐多年不联系的同学给她发来微信,说有一份不用坐班但准时发工资的工作,如有兴趣就把身份证和残疾人证邮寄过去,她会帮忙代办合同。
这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另有蹊跷?一头雾水的姐姐问我意见。我很矛盾,因为我很清楚这背后是什么交易,但也明白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她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额外收入,不要白不要。
其实只要上网搜索“残保金”,就可以看到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残保金生意,不懂...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新冠疫情可以说给中国人上了生动一课:在一个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大增,发生在遥远异地的一场疫情,不仅会传染、波及到自己所在的地区,甚至还会牵连自己失业。在后续变动难以预料的情况下,社会、团体和个人不仅需要敏锐地根据信息不断调适应对,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出一种“弹性生存”的“冗余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
▌适者生存
所谓“冗余能力”,是指一种“平日用不...
作者:赵倩誉
▌用30年去做一件事
如今65岁的史颂民教授,是知名的整形美容专家,被无数兔唇宝宝亲切地唤为“外婆”。
1991年,35岁的史颂民教授作为中方的医务志愿者参与了在杭州整形医院举行的第一场免费为唇腭裂孩子提供手术的活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修补唇腭裂。
“那一年是来了150多个病人参加筛选,后面大概是做了100多个病人”,她仍然记得那一年的情形。
1991年只是一个开始,初次参与的经历给了她...
孙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在第四篇里,我提到疫情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的新习惯21天就可以养成”。读者们可以扪心自问:疫情期间,你养成新习惯了吗?半个月过去了,看起来我们应该尊重另一个常识,那就是:“我们往往会高估短期的变化,而低估长期的影响。”鉴于疫情在全球仍处于进行时,我们不妨开开脑洞,猜想一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可以记录下来,过一段...
王克勤,前调查记者,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首先我想向能杰致敬,我也期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去关注底层普通人的生与死,守护他们活着的尊严。
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看完能杰的片子我也很感慨,很多场景对我来说非常熟悉。能杰片子的最后是赵品凤的葬礼,这一幕非常触动我。我之前也参加过许多尘肺病农民的葬礼,比如这张图片,“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这是2015年11月发生在陕西省山阳县石佛寺镇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克勤,前调查记者,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蒋能杰,独立制片人,导演,纪录片工作者
袁 满 (南都观察编辑):蒋能杰导演最近在一些社交网站上公布了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的下载链接,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中也有一些负面的评论。从“散布”下载链接到现在,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批评的?
蒋能杰 (独立制片人,导演,纪录片工作者):我其实挺意外能被这样广泛关注。这部电影很难在线下放映,当时在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