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6月29日 09:58

单身时代: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结婚了?

单身时代: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结婚了? 作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晚婚、独居越来越成为时代现象,单身生活越来越成为时代潮流。在单身生活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的同时,他们对婚姻也越来越缺乏憧憬。除去社会压力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塑造着单身时代呢?   在一年当中某个特别的日子,你会看到一群单身男子穿着内衣(甚至一丝不挂)跳进河里,而大城市的单身女性穿着婚纱跑上街。在中国有单身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以购物、庆祝活动...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23日 16:24

又到一年毕业查重季:机器与人的战争

又到一年毕业查重季:机器与人的战争   作者:徐超轶 全文32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以纯机器的手段作为“过滤器”,看似客观简便,但机器查重的本质也决定了这种依赖将会带来“误杀”“错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而言,这是一种高度僵化、只求得到数据对上级有所交代的行事逻辑,而与学术论文本身最注重的独创性大异其趣。 临近毕业季,完成毕业论文成为高校学生的“头等大事”。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往往不是论文完成质量的高低,或者所谓“创新性”...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8日 09:56

35岁危机:真实的困境还是夸大的焦虑?

35岁危机:真实的困境还是夸大的焦虑? 曾于里,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在中国的互联网语境里,知识阶层,尤其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知识阶层,基本掌握着媒介的议程设置。正所谓“物伤其类”,35+危机是他们普遍感兴趣的议题。它在知识阶层的同温层里迅速发酵、传播,慢慢成为全民性话题,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感觉:35+人群的天要塌了。   一段时间以来,身边失业的35+朋友多了起来。在以往,这些35+的朋友是成功人士的典范,有着体面的职业,拿着...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7日 10:09

刘远举:比第三卫生间更重要的是互相体谅

刘远举:比第三卫生间更重要的是互相体谅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媒体撰稿人   公共场所有更多的第三卫生间、第三更衣室,体现了城市社会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性化,这是文明的标志。而比硬件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体恤之情。一方面家长应当自觉需约束孩子不给他人造成太大的困扰,另一方面,在国家鼓励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当下,社会观念不妨对孩子好一些,对父母体谅一些。良好的公共空间,需要每个人参与营造。   ▌什么是第三卫生间   近日“...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6日 16:30

专访刘擎(下)|做幸福的苏格拉底,而不是痛苦的小猪

专访刘擎(下)|做幸福的苏格拉底,而不是痛苦的小猪   宰信,南都观察特约撰稿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他的生活和世界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的存在,一定要是有思想、观念、精神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在我们生活现实当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观念如此重要,它对我们理解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在精神意义上,人越能够自觉反思、发展自己,就会越对自己生命有清醒的意识与思考。用密尔的话说,“我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一个幸...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5日 10:33

专访刘擎(上)|学者们一直在发声,只是声音被“稀释”了

专访刘擎(上)|学者们一直在发声,只是声音被“稀释”了 宰信,南都观察特约撰稿人   2021年2月26日,我和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做了一次访谈,他刚刚结束《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的新书首发活动。2020年末,刘擎受邀加入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担任本季导师,随后,一股哲学风也从《奇葩说》吹向更广阔的世界。他谈起他的个人成长史、西方现代思想、中国公共舆论场等方面的问题,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严谨实证地回应了时代、学术、自我。借用刘擎的说法,此专访或...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6日 18:27

从“PUA”的流行看中国社会的变动

从“PUA”的流行看中国社会的变动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30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人们发现社会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背后的权力结构导致自己被控制。这既体现出社会上私密关系的泛化,也可见社会的权利意识已向下渗透到以往不曾触达的私密关系中,充分表明中国人的个人权利意识正迎来大范围的觉醒。   近两年来,“PUA”一词无疑是最长盛不衰的流行语之一,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不少人还用过,但却没几个人能讲清楚它的具体含义...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5日 16:03

七普数据解读:中国人口如何增长、流动和集聚

七普数据解读:中国人口如何增长、流动和集聚   郭晓菁、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全文28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但调整落实的速度和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依旧不相匹配,户籍制度所附加的种种限制依然阻碍着流动人口在当地长期居留和进行相应的生活规划,进一步影响当地城市的政策选择和未来发展空间。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主要数据结果。七普数据显...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5日 12:27

“马拉松热”背后:依恃身体对抗焦虑的当代中产阶级

“马拉松热”背后:依恃身体对抗焦虑的当代中产阶级   曾于里 全文约6500字,读完约需13分钟 甘肃马拉松悲剧,给“马拉松热”敲了一记警钟。近些年,不仅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跑,瑜伽、滑雪、健身房举铁等中产生活的方式成为流行时尚。愈演愈烈的健身热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时代变化、文化内涵与心理症候?   马拉松赛事在最近10年有一个飞速发展。从1981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只有7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代以来,马拉松赛事数量逐年攀升。中国田...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4日 18:00

985相亲局:当婚姻成为抵抗不确定性的手段

985相亲局:当婚姻成为抵抗不确定性的手段   曾于里 全文4300余字,读完约需11分钟   我结婚不是为我结婚,而是我要为这个家庭挑选一个儿媳/女婿位置上的人;我结婚除了咱俩匹配外,更关键是出于维护阶层稳固的需要。如同传统的门当户对里,爱情从来不是被考虑的选项,在新型门当户对里,双方至多有一种在匹配基础上培养感情的心态——也许我们结婚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爱情只是婚姻的点缀——可有可无,不是结婚的原因,也不是目的。   这一两年,关于985相...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4日 17:47

“鸡娃”一定会带来美好未来吗?

“鸡娃”一定会带来美好未来吗? 文 | 章罗储林   由于高等教育的劳动市场报酬在提升,以及经济与教育机会的分配日益不平等,如果父母对下一代教育能投入更多资源与心力,就有助于保障孩子未来的经济安全。这样的教育和养育趋势在美国尤其明显。相对起来,在北欧,由于专业白领与蓝领劳工的税后薪资与福利待遇相去不远、教育机会分配平等,父母的教养风格就倾向于更宽松、更自由。   就在教育部部署整顿补习班后不久,电视剧《小舍得》火遍大江南北。“你从...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3日 10:36

为什么要给小学生讲什么是安全、健康的性行为?|全面性教育很重要

为什么要给小学生讲什么是安全、健康的性行为?|全面性教育很重要 刘文利,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研究性教育与儿童性发展等领域   编者按 :6月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并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文件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18年10月14日,南都观察联合中国红丝带网举办“互联网下的青少年亲密关系”主题沙龙,邀请中国儿童性教育的专家刘文利老师分享和交流“为...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1日 20:50

什么样的房子能装下三孩?

什么样的房子能装下三孩? 编者按 :2021年5月31日,“三胎”政策正式落地,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三个孩子。但在舆论场,这一政策却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人们纷纷表示“生不起,养不起”。其中,住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土地政策,是原因之一。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媒体撰稿人   ▌老龄化危机   中国社会正在逐渐走向老龄化的高点。   转折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1日 14:55

穷人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吗?

穷人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吗?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发起人,南都观察特约顾问 全文约3500字,读完约需9分钟 “尊重穷人的选择”在原则上并无错误。然而真正的尊重并不是简单地问他们愿意做什么,而是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为什么做出特定的选择。当穷人的机会被极大地压缩,“尊重穷人的选择”正面讲是一种天真,负面讲则是一句冰冷的推辞。   “尊重穷人的选择”是扶贫中几乎毫无争议的原则。一旦贫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01日 10:28

国务院领导小组成立后,未成年保护工作的下一步是什么?

国务院领导小组成立后,未成年保护工作的下一步是什么?   姜敏,救助儿童会儿童友好司法项目经理 全文4600余字,读完约需11分钟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实施,标志着儿童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4月成立的国家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也意义非凡,打破了原来儿童保护中条块划分,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此,南都观察邀请救助儿童会儿童友好司法项目经理姜敏,为我们解读这一新的机构设置。 2021年4月27日,国务院宣布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国务院...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31日 14:33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流动儿童

那些从城市里消失的流动儿童   何冉,新公民计划流动儿童追踪项目负责人 全文42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他们就像田地里的瓜果,随季节萌芽、成长、茁壮,但是在收获时,却被遗忘了,悄无声息地从枝头落下,掉入泥土里,随着秋冬的来临,慢慢化成泥土的一部分,再也不被看见。他们一季一季地长,每一季都留不下痕迹。   2017年,我去拜访一家位于珠三角服务于流动儿童的社区机构。在那个机构的大会客厅里我见到了很多工友。有孩子的工友基本都绕不...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9日 16:58

新冠疫苗的保护主义有多危险?

新冠疫苗的保护主义有多危险?   作者:李漱实,医疗行业观察者 全文4300余字,读完约需9分钟 如果任由病毒在疫苗稀缺的中低收入国家中无限制地传播,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变异病毒,新出现的变种可能会对现有疫苗产生耐药性。这将需要公众不断接种迭代的新疫苗,行政和经济成本都会激增,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可能降低,接种意愿也会不断减弱,抗击新冠的战线将变得更加漫长和不可控,甚至成为一个无限循环。 2021年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政府高调宣布,为尽...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9日 09:55

东北人口十年内下降1101万,人口滑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东北人口十年内下降1101万,人口滑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徐鹏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东北地区再次显现危机:总人口比十年前减少1101万人,平均出生率仅6.08‰,三省均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东北人口的历史变迁,如今依然值得思索。   2021年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该委对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做出的答复,就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表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7日 15:12

一半自由,一半漂泊:市场与社会夹缝中的空巢青年

  罗东,社会学硕士,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3600余字,读完约需7分钟   近四十年来,从集体的退却到个体化的兴起,及其不可逆的升腾,见证的是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增长,但已有的个体化只是在市场层面实现的。即便在这一层面,本地人和外地人、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的不平等仍制约着这一进程。“空巢青年”自由流动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选择单身独居,但他们并未实现真正的自由迁徙,实际上仍属于来源地,距离更完整意...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2日 12:25

宋健:年轻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了?国家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宋健:年轻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了?国家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宋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编者按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近年出生人口规模较大,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1700万人,但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回落。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同时,新生儿中二孩的占比高,2014年-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还是高于4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