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9年08月23日 17:25

记录那些在人们视线之外的中国孩子

记录那些在人们视线之外的中国孩子 文 | 秦宽,独立撰稿人,长期关注城市化、公民权利等议题   在袁凌看来,留守儿童的困境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诸多问题的叠加,相互影响,但内在复杂性公众往往无从得知。他希望打开一个窗口,让人们走进孩童的内心世界,而非将他们置于社会性的框架下,变成社会学的分析工具。   “他们没有机会愤怒,缺少渠道发泄,交流辩论、质疑抗议”,久而久之,困境中的孩子就陷入了寂静的状态。   大泉沟在祁连山北麓,属肃...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3日 16:4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了吗?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了吗?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同年,国家统计局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9.68%,城镇人口即将追平农村人口,“乡土中国”正迈入城市时代。   在那一时期,城市人口加速上升,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人们徜徉其中,享受着发展的红利,怡然自得。当然,也会有人站在社会的侧面,发出...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2日 14:00

风险增高、责任不明,“共享经济”会变成“共享惨剧”吗? ​

风险增高、责任不明,“共享经济”会变成“共享惨剧”吗? ​ 作者:章罗储林   8月10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了一名触电的外卖配送员——他在当晚顶着台风天的大雨送外卖,由于道路积水过深,不慎触电,送到医院抢救室时,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在不断增长的“共享经济”就业人口和“我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背后,逐渐显现出的却是不断增高并且转嫁给全民的风险。作为劳动关系退化结果的“共享经济”,避开了传统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处于无限制的野蛮自由...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1日 13:43

我们还需要城市化吗?

我们还需要城市化吗?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70年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49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10.64%;2011年,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了50%;2018年末达到59.58%。


然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3.37%,因为常住人口中包括了2.88亿农民工。他们虽然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仍是“外来人口”。


深圳最大的城中村白石洲最近即将拆迁,曾经的“深漂第一站”将成为无数外来人口的回忆。在“北上广...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6日 15:31

北大录取低分考生 事件背后的“错配效应”不容忽视

 

文 | 田方萌,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一个社会应当对其弱势成员予以照顾,同时也应讲求方式和方法。如果超出一定限度,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弱势群体自身。   北大的退档决定很可能是符合实质正义的。说“很可能”,因为现实中总存在其他情况,比如考生高考发挥失常或日后潜力爆发。不过,就统计性的教育规律而言,北大退档低分考生,至少可以使他们避免承受“错配效应”的后果。   七月,...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6日 15:20

都在给我们捐书包,很少有人问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都在给我们捐书包,很少有人问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口述:宋华,小学校长 自从我调来这个学校两年里,有些娃娃可能都领了三四个书包了。感觉捐东西首先还是要考虑对方的需求,看对方需要什么。 当校长之后,我觉得还是要善于主动和外界沟通、交流,有很多东西可能要出去了之后再回来,才晓得自己还缺啥子,还有哪些可以再做得更好。   1997年,我20岁,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在四川阿坝州松潘县的一个镇上教书,2017年又被调到了另一个乡上当校长。   今年快暑假的时候,一...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6日 13:53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赴英美增速放缓 回流加速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赴英美增速放缓 回流加速 根据教育部数据,从2016年到2018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从43.25万人增长至51.94万人,分别同比增长5.72%、11.19%、8%。中国作为最大的留学国,持续影响全球留学的发展状态。   从留学回国情况看,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海归学历的含金量不断下降,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达到51.94万人,超过8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2016年,海归增速高出当年出国...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9日 14:00

从流动到留守,三个“深圳儿童”返乡的这一年

从流动到留守,三个“深圳儿童”返乡的这一年 李萌,洛杉矶罗耀拉大学传播学助理教授   虽然打工者的子女不提供直接的生产力,但他们的童年却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变得残缺。流动和留守不是儿童类别的标签,而是打工子女在分裂的城乡间辗转的写照。   一到“小升初”,在深圳的数以万计的打工家庭,便会面临孩子无法入学的困境。其中有许多,已经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另一些,还对入学政策的临时宽宥抱有一丝期待。这些返乡儿童带走的,是他们对一座城市多年的记忆,对好友...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9日 13:54

我在一所村小工作了19年,还是这里最年轻的老师

我在一所村小工作了19年,还是这里最年轻的老师 口述:秦家亮,一线教师、教导主任   有一年,有位领导来村小做调研,挺幽默地说:“十年前我到你们学校来过,现在有几个变化,第一学生少了,第二楼变旧了,第三校园里边的树变多了。”实际上树多是因为学校当时缺钱,就把校园承包给别人种树。以前村小没有宿舍,操场那边到处都是树。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乡村教师培养计划”的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了。只有30个名额,没想到居然通过了。通过后我内心也很忐忑,说...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6日 14:00

李小云:穷人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李小云:穷人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发起人,南都观察特约顾问   社会不平等影响个人选择,是说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富裕群体对机会的系统性垄断会导致对穷人获得机会的系统性排斥。当穷人的机会被极大地压缩,“尊重穷人的选择”这条原则从正面讲是一种天真的愿景,从负面讲则是一句冰冷的推辞。   为穷人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甚至去说服他们改变原有的生活轨迹,这并非不道德。相反,用“尊重穷人的选择”的理由甩...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6日 12:03

告别北京一年后,返乡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告别北京一年后,返乡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 作者:秦宽;口述:何冉 在回流的过程中,孩子基本被当成了一个问题、包袱、工具,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有尊严的人。 我和孩子们聊过关于北京印象。我问柏亮,你还想来北京上学吗?他说,我愿意。我马上又问他,将来你工作了,择一个城市定居,你会去哪?他说,北京。   四小时的高速列车旅程之后,柏亮(化名)回到了北京。这个14岁的孩子,个子又长高了,大圆脸,一头茂密的黑发。但是,看起来还是内敛、沉默,不爱说话。...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7:18

论周杰伦与蔡徐坤“流量圣战”背后的大众心理

论周杰伦与蔡徐坤“流量圣战”背后的大众心理

 

文 |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粉丝文化的“集体行动”缺乏追求最大公约数的政治热情,因而与社会平等的主张毫无关系,只强调基于个人喜好和偏向的社群差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异质性的文化身份。问题不在于追随者们太过激进,或者太过犬儒,而在于他们以纯粹的文化主义的热情,却往往把日常生活的休闲活动“政治化”为带有市场威权主义和民粹主义色彩的社会行动,甚至高度自觉地内化为一种可复制和可再生产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7:13

博士学位因论文不够被拒,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吗?

博士学位因论文不够被拒,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吗?

 

作者:徐超轶   学校要求学生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发稿,一些学术声誉差的期刊深知学生、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便以“加急费”等名义不断加价,以至于论文投稿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等费用,使得发表学术论文从单纯的创造性成果和学术交流变质为了“竞价排名”的利益交换。硕士、博士的数量泛滥和质量低下使得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不被认可。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6:48

京都动画纵火案背后的日本:经济越差,犯罪率越高?

京都动画纵火案背后的日本:经济越差,犯罪率越高? 文 | 聂凡,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日本史讲师   网上有个段子,说是去了日本,问日本人:“你们是不是治安特好,家里从来不带锁门的?”日本人回答说:“家里不锁门的,可能智力有问题。”相较于这种主观说法,另一个数字则更为直观。2002年,1.2亿人口的日本,迎来了一个战后犯罪的最高峰,全年度共发生284万件刑事案件,创下了朝鲜战争以来犯罪率的最高记录。   虽然日本人近年来也会有“经济发展了,但是人心不古,犯罪越来越...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5:50

对话金观涛:我们活在“盛世”,却从未如此恐惧风险

采访:王芊霓、艾其   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基本没有风险的太平盛世,对风险的恐惧却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程度。这不仅表明个人理想的消逝,还意味着人碰到灾难时的惊慌失措,标志着我们再也没有面对孤独和死亡的力量了。   为什么今天会存在普遍的人工智能焦虑?原因正是人文精神的丧失,这使得我们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所迷惑,这才是我所担心的,而不是技术发展本身。   ————————   南都观察:这...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2:01

对未来科技的公开讨论越多,人类就越安全

对未来科技的公开讨论越多,人类就越安全 陈自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   不同背景的人之间,有没有资格或能力去参与那些既前沿、又对人类未来影响重大的技术讨论?在我看来,关于任何技术变革的讨论、反思都有它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人工智能还带来了“DeepNude”和“Deepfake”(深度伪造),典型的场景有虚拟裸照、模拟他人打电话等等。这再次说明技术是可以作恶的。另外还可能存在算法歧视,通过算法强化社会偏见...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2日 11:33

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威胁?你可能想多了

文 | 陈自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编者按:从“阿尔法狗”到“基因编辑”事件所引发的争议,面对当前一系列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在“新技术的伦理挑战”沙龙上,科学史博士陈自富认为,“对未来科技的公开讨论越多,人类就越安全”,并从科技发展史、人类社会结构等方面做了梳理和解读。   在读者问答环节,他说:“我对所有的技术所持的观点都是谨慎推行,前提是保证透明公...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3日 13:39

大学生支教既然不够专业,为什么还要做?

大学生支教既然不够专业,为什么还要做? ​​兰茜,公益人   中国补课式支教基本是大学生自发、零散进行,并没有严格按照专业项目操作,也几乎没有跟踪孩子的变化,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地带。但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支教的意义,即填补农村孩子的Summer Setback(暑期退步)。   暑期来临,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将奔赴全国各地乡村支教,伴随着他们下乡的还有公众对支教持续的质疑。多年来,公益机构和大学生团队慎始慎终地把控项目过程,精雕细琢培训内容,反反复...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2日 17:08

“截瘫者之家”创办人意外身亡,“无障碍”有名无实的尴尬困局

作者:徐超轶   编者按: 近日,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办人文军在大理考察无障碍设施时发生意外,不幸去世。事发原因为一条无障碍路口被私家车占用,独自坐轮椅的文军选择从建筑物一旁的道路穿过,但该道路并无任何提示,文军“不幸开着轮椅车头掉进了停车场的坑里”。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初衷,显然是为了照顾残障人士的社会生活,让他们能共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但是,这个最初步、浅显的目的却最难实现,很多名为“无障碍”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2日 16:52

《乐队的夏天》:摇滚乐的一次伟大转折?

《乐队的夏天》:摇滚乐的一次伟大转折? ​​念一,摇滚乐话题沙龙发起者   18.9亿的微博话题阅读量,8.3分的豆瓣评分,《乐队的夏天》热播以来,即使这档网综从未声称“乐队”等同于“摇滚乐队”,有关摇滚乐的讨论依然雨后春笋般出现。   网络主流媒体的热评中,摇滚乐在中国一直以来被划为亚文化的一个标志,如今似乎正逐渐被重新从地下(underground)的带到地上。高歌猛进下,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摇滚乐”是否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黎明?     ▌时代之声 ...
阅读全文>>